2013/06/03

土耳其政局分析

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Istanbul)爆發大規模政府示威,示威者早於上周一紮營仿效「佔領華爾街」般去「佔領」加濟公園(Gezi Park),抗議當局不理反對欲強拆公園,破壞市中心僅餘「市肺」以興建商場。最終上周五(31日)愈來愈多示威者加入,擠往旁邊的示威勝地塔克西姆廣場(Taksim Square),並演變成近年土國最大宗的反政府大示威,高峰期有數萬人在場,高喊埃爾多安下台的口號。

最終當局晚上出動防暴警察,施放水砲和催淚氣體鎮壓清場,導致至少兩死過千人傷。不過示威者最終並未屈服,上周六過百人再越過博斯普魯斯大橋,往塔克西姆廣場聲援。總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續欲鎮壓,但受礙於歐美壓力,加上總統居爾(Abdullah Gul)介入斡旋,最終當局撤走包圍塔克西姆廣場的警察部隊,示威者順勢重佔塔克西姆廣場。伊斯坦堡市內仍有零星衝突,包括總理辦公室遭擲石攻擊,但整體而言市內氣氛已轉趨穩定。

事實上,示威浪潮已擴散至首都安卡拉(Ankara)等全國至少48個城市。在歐美和國際組織齊質疑土國政府使用過度武力下,埃爾多安如今承認防暴警察做法或有過火,表示會調查。但他仍聲言不會改變公園重建計劃,警告反對派勿借此生事。

不少示威者將矛頭直指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及其執政「正義及發展黨」(AKP),並非無因。皆因埃氏近年明顯推行「改造社會風氣」的政策,當中不少被視為以將國家「伊斯蘭化」為目標。

其中最受爭議的莫過於禁酒法案(伊斯蘭教禁酒,但在世俗化的土耳其向來不見太多規範),雖然受壓於國內反彈(據報一些溫和派穆斯林也不支持),最終埃氏仍將法案略為修訂後強行上馬,如今待總統居爾簽署後法案便生效。最終條文包括禁止商店在晚上10時至翌日清晨6時期間賣酒,及在櫥窗展示酒瓶,而學校和清真寺附近更完全不准賣酒。

可是土耳其國內未見社會性的酗酒問題,最新數據更指該國是歐洲地區人均耗酒量最少的國家,埃爾多安所謂「匡正社會風氣」的講法,似乎站不住腳。埃氏曾言昔日准酒法律是「兩個酒鬼所寫」,惹起極大爭議。如今有法官表明有意審議法案是否合憲。

不少示威者在當局清場後重新集結時,刻意拿起酒瓶大喝特喝,目的自然是與埃爾多安的「禁酒令」搞對抗。這也反映最近的禁酒令風波絕對是今次大型反政府示威的重要因素之一。

反對派已一再質疑埃爾多安政府刻意打壓世俗化社會的聲音,通過改變社會風氣的政策達至其「伊斯蘭化」目標,批評主流傳媒同流合污,對埃氏的隱性暴力不聞不問。

舉例說,政府早於5月初便曾鎮壓反對伊斯坦堡老牌戲院改建大商場的示威者,只是論示威規模今次大得多。據指他任內不斷建清真寺,又清拆不少舊地標來建商場,有陰謀論指獲得商場合約的企業,實乃其女婿名下。

再舉例說,土耳其國內今年另一大事,就是埃爾多安政府私下與庫爾德游擊隊(PKK)達成和議,雖說不是壞事,但過程缺乏透明度則令他飽受爭議。外交上,他在敘利亞內戰立場上徹底倒向反對派,結果招至鄰近敘國邊境市鎮受襲,致約50人喪生,亦令國內質疑其外交判斷。更有陰謀論指,上述禁酒風波正是埃爾多安刻意挑起,以轉移社會對PKK和敘利亞問題的視線。

禁酒風波之所以成為土耳其社會的大事件,正是由於埃爾多安和AKP的伊斯蘭背景,自上台起國內外便憂慮它將國家「伊斯蘭化」,不過埃氏和AKP早年並無明顯動作,但大概自從修憲成功,將「凱末爾主義」捍衛者的軍方角色削弱,不再怕軍方出手拉倒政權後,加上選戰接連告捷,開始更明目張膽地推行具爭議性、不乏被指是「伊斯蘭化」的政策,「禁酒法案」就是最佳例子。

事實上,埃爾多安最值得外界關注的,是他有意再度修憲,將土耳其現時的英式國會總理制變成美式總統制,待明年出選總統,不但延長任期,更可掌握更多實權。但這迹近明刀明槍的爭權招數,已令自由派感到憂慮,甚至連首當其衝的現任總統居爾亦有所警惕,出手阻撓,令這如意算盤未必打響。

埃爾多安的專制嫌疑,已換來「新鄂圖曼蘇丹」(即歷史上叱吒一時現代土耳其前身、鄂圖曼帝國的皇帝)的諢號,如果他成功擔任實權制總統,進一步大權獨攬,相信土耳其國內外對其專制獨裁傾向的質疑只會有增無減。

(原載於本人編輯的facebook頁面「中東記事」)

https://www.facebook.com/466705346701476/posts/549328535105823
https://www.facebook.com/466705346701476/posts/549350028437007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